2025 年 6 月 28 日晚,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见证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高光时刻 —— 清华大学火神队以 5:3 战胜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,斩获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首场测试赛冠军。这场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 3v3 AI 赛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,更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竞技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。
一、赛事亮点:从实验室到赛场的技术突破
本次测试赛采用统一标准平台的人形机器人,要求参赛队伍通过 AI 策略实现完全自主比赛,重点考验机器人的动态感知、路径规划与团队协作能力。四支战队 —— 清华火神队、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、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 Power 智能队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Blaze 光炽队 —— 在 3 小时内奉献了多场精彩对决。

火神队的碾压级表现尤为瞩目:小组赛阶段,他们以 9:3 大胜 Blaze 光炽队,决赛中又在落后局面下逆转山海队,最终以 5:3 锁定胜局。其机器人球员搭载的加速进化 Booster T1 机型成为全场焦点:身高 1.2 米、具备 23 个自由度的机身可完成全向行走、踢球、俯卧撑等复杂动作,抗撞击能力突出,且支持结合端侧大模型的 200 TOPS 算力。
二、技术密码:从视觉识别到动态平衡的全链路创新
火神队的夺冠离不开其深耕多年的技术积累。早在 2019 年 RoboCup 大赛中,团队便凭借深度学习优化的视觉检测算法,实现了足球、球门的实时 30FPS 高精度识别,并通过惯性测量装置完成自主定位。此次测试赛中,他们进一步升级了步态控制与抗干扰能力:
- 仿生步态算法:采用优必选 Walker 机器人的动态规划技术,使机器人在高速奔跑中保持稳定,甚至可完成急停变向等高难度动作。
- 强化学习训练:通过模拟上万次跌倒场景,机器人能在 2 秒内快速起身,较早期版本效率提升 400%。
- 端侧大模型赋能:Booster T1 的 AI 系统可实时分析场上局势,动态调整战术,例如在比分胶着时自动切换为防守反击模式。
三、行业启示:从竞技到应用的场景落地
作为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预演,本次测试赛折射出技术发展的三大趋势:
3v3 足球赛要求机器人在无人工干预下实现传球、跑位、防守的协同,这与工业场景中的协作机器人需求高度契合。例如,火神队的机器人在比赛中展现的路径规划算法,已被应用于汽车工厂的零部件搬运系统。
动态平衡技术突破实用门槛
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的机器人虽在决赛中憾负,但他们自主研发的 “柔性关节 + 力控算法” 使其在复杂地形中保持稳定,相关技术已被医院场景中的护理机器人采用。
场景赛开启商业化新赛道
即将于 8 月举办的正式运动会将新增工业、医疗、酒店等场景赛,要求机器人完成物料搬运、药品分拣等任务。此次测试赛中,火神队展示的物体识别与抓取技术,正是这类场景的核心能力。
四、未来展望:从 “测试赛” 到 “奥运会” 的技术跃迁
据赛事组委会透露,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主赛事将于 8 月 15 日在国家体育场(鸟巢)和国家速滑馆(冰丝带)举办,涵盖田径、体操、舞蹈等 19 个项目。届时,火神队将携升级版 Booster T1 参赛,挑战 100 米障碍赛、自由体操等更复杂的竞技项目。
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、火神队指导教师赵明国表示,团队正针对 “敏捷运动恢复” 与 “多机协同决策” 进行技术迭代,目标是在正式比赛中实现机器人前空翻、群体舞蹈等突破性动作。“我们希望通过体育竞技推动技术边界,最终让人形机器人成为智能制造、智慧医疗的核心生产力。” 他说。
这场人机共舞的科技盛宴,不仅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里程碑,更预示着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进入新阶段。当清华火神队的机器人球员捧起奖杯时,他们点亮的不仅是赛场的灯光,更是人类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。
雷速